上半年,在當前經濟增速換擋、新舊動能轉換的形勢下,義烏工業堅持在招好商引大商做大增量的基礎上,著力做優存量,大力推進“低小散”整治,加快塊狀行業發展,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工業經濟穩中向好的“期中考試”成績單讓人眼前一亮。
上半年,義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390.2億元,同比增長10.0%。完成銷售產值370.4億元,同比增長10.1%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83.5億元,同比增長6.2%。
“低小散”整治治沉疴
今年,義烏全面實施“四無”企業整治、塊狀行業整治、出租型企業整治、農村加工業四大專項整治提升行動。
今年1至6月,全市已完成“四無”企業整治2894家,其中改造升級750家、搬遷入園152家、合理轉移846家、關停淘汰1146家。出租型企業整治完成1865宗、2116家,完成率88.14%。完成模具行業整治,集聚模具加工企業379家;印刷包裝行業正在推進當中,現已集聚入園150家;絲網印刷集聚50家。
印刷行業稱得上是義烏經濟的“晴雨表”。目前,全市各類印刷包裝企業有600余家,是義烏重要的傳統支柱產業之一。然而這個傳統行業低、小、散、亂等問題突出。借助“低小散”行業整治東風,義烏對中、小型印刷企業進行了產業集聚,建設印刷包裝科技產業園,實現低效用地企業的二次利用。在集聚效應下,不少原先“小作坊”如今開始走上規模化發展道路。
資源要素改革促倒逼
今年以來,義烏繼續完善畝產效益綜合評價辦法,修訂了評價辦法,由原來用地5畝以上擴大到3畝(含)以上,從而實現企業分類綜合評價全覆蓋,并進一步強化企業在稅收減免、用地、用電、用能、用水、排污、信貸等方面實施差別化配置措施,引導優質企業做大做強,倒逼低效企業轉型發展。
上半年,義烏共評出A類企業106家,B1類企業304家,B2類企業790家,C類企業986家,D類企業139家。同時,已差別化減免企業城鎮土地使用稅1.37億元;落實人才子女就學223人,為27家A類、B1類企業實行政策性融資擔保金額4.45億元。為5家A類企業新增COD環保指標20多噸,并將2016年征收的900多萬元差別化水電氣費用全額用于A類企業用水、用氣價格補貼。嚴格執行D類企業差別化水電氣價政策,上半年累計征收差別化水電氣費用620萬元。
小微企業園集聚促成長
用整治為小微企業集聚發展“騰出”空間,建設小微企業園區,是義烏在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系列組合拳中順勢而為的有力做法。
依托省級飾品行業協會,發揮龍頭企業作用,集聚40余家飾品企業及網倉、金融、電商、檢測、設計等公共服務平臺,提供一站式供應鏈解決方案,新光聚飾云產業園區走出了義烏打造產業創新綜合體的義烏樣本。7月4日,省長袁家軍還親臨“聚飾云”產業園視察并為“聚飾云”飾品產業創新綜合體揭牌。
除鼓勵龍頭企業牽引建設外,義烏還引進了第三方服務公司打造科技小微園,如義亭鎮引進海龜科技有限公司招引、服務、培育科技型企業,同時還謀劃化妝品產業創新綜合體;通過塊狀行業整治推進低效用地二次開發,如廿三里模具創業園、華萊印刷包裝產業園、思源絲網印刷集聚點等,共585畝,投資將達2個億;通過安全生產整治提升建設小微企業園區,如城西街道帥派皮具有限公司,按一層一家的標準集聚了30家小微企業,建立物業管理辦公室,管理有序,整潔規范。
目標到2020年全市建成小微企業園區50家以上,推動3000家以上中小微企業入園集聚發展。